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中的伊斯帕尼奧拉島(海地島)西部,面積約2.78萬平方公里。東界多米尼加共和國,南臨加勒比海,北瀕大西洋,西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。海岸線長1080多千米。全境75%為山地,僅沿海和沿河有狹窄平原,海地一詞就是印第安語中“多山之國”的意思。拉薩爾山海拔2680米,為全國最高峰。阿蒂博尼特河是境內(nèi)的主要河流,河谷地為海地重要農(nóng)業(yè)區(qū)
海地的貨幣為古德(gourde),但商店一般用海地元標(biāo)價(Haitian Dollar,實際無此貨幣),1海地元等于5古德,約合1元人民幣。當(dāng)?shù)孛涝赏ㄓ?,詢價時需注意區(qū)分海地元與美元。海地主要商品都依靠進(jìn)口,價格昂貴,日常用品均有供應(yīng),但蔬菜品種很少,且價高。
環(huán)境
位于加勒比海中的伊斯帕尼奧拉島(海地島)西部,面積約2.78萬平方公里。東鄰多米尼加共和國,南臨加勒比海,北瀕大西洋,西隔風(fēng)向海峽與古巴和牙買加相望。是東加勒比海島國,海岸線長1080余公里。全境3/4為山地,僅沿海與沿河有狹窄平原,海地一詞就是印第安語中“多山之國”的意思。全國最高峰為拉薩爾山脈的拉薩爾山,海拔2680米。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,該河谷地為重要農(nóng)業(yè)區(qū)。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,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。
氣候
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,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。各月平均氣溫在22—28℃間。年降水量約1,000毫米,4—6月、8—10月為雨季。多颶風(fēng)。沿海地區(qū)炎熱,高原地區(qū)平均氣溫15攝氏度。全國平均氣溫24-27攝氏度。海地一年分兩季:3月至11月相對炎熱,12月至2月較為涼爽。不同的氣候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。
人口
830.4萬,主要是黑人,約占95%,黑白混血人種和白人后裔占5%,人口密度在拉美國家中位居第一。官方語言為法語和克里奧爾語,90%居民通用克里奧爾語。居民中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占80%,信奉新教的占5%,其余信奉耶穌教和伏都教。農(nóng)村中盛行伏都教。
首都
太子港 (Port-au-Prince) 是著名的良港,人口約100萬。
海地首都,全國最大的港市。市區(qū)人口45萬,包括效區(qū)在內(nèi)88.8萬(1982),位于戈納夫灣東南岸。海拔37米,年平均氣溫26.1℃,年平均降水量1371毫米。始建于1749年。1770年取代海地角成為法屬圣多明各殖民地首府。1804年為海地首都。歷史上屢遭颶風(fēng)和地震破壞,多次重建。全國工業(yè)中心,有制糖、碾米、水泥、制藥、制鞋、服裝等工業(yè)。港口水深,設(shè)施完備,外有戈納夫島屏蔽,為西印度群島著名良港。
1980年吞吐量為84萬噸,占全國進(jìn)出口物資的60~70%,主要輸出蔗糖、咖啡、可可、棉花、皮革、木材等。全國文化中心,設(shè)有海地大學(xué)、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等。老城為商業(yè)區(qū),沿港灣發(fā)展,街道呈格狀,市內(nèi)著名建筑有哥特式的圣母院和國家宮等,市中心的“獨(dú)立英雄廣場”為集會和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。東、南面為新建住宅區(qū),依山而筑,一直延伸到距市中心 8公里的佩蒂翁維爾。城北為工業(yè)區(qū)。有國際機(jī)場。
12月至次年2月。